长乐片区,位于高坪区东部,与蓬安、岳池两县接壤。螺溪河静静地流淌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金城山、凌云山如忠诚的卫士, 呵护着生生不息的子民———说话像唱歌的长乐人。 长乐话,成为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方言名片。
南充多有方言岛
什么是方言岛呢。说相同或相近方言的一部分人迁入说另一种方言的人的地盘,他们所带来的方言在本地方言的包围下,就如大海上的岛屿,即是通常所说的“方言岛”。
在当年的南充县区域,有几个独特的“方言岛”:一个是“西路口音”,也就是如今的嘉陵区龙蟠、大通片区等地。据《南充县志》记载,当年有近4万人操龙蟠方言,其最大的语音特点,就是韵母an、ang、ong混淆,比如bong斤(半斤)八两,今天报纸有bong个bong(半个版)。更有大通人描述江水上涨是“嘉陵尖(江)水展起来了”。一个就是如今的“高坪话”,这个方言与普通话差异不大,但也有音韵的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把上声读成去声、平舌与翘舌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在词汇上喜欢重叠,比如把“碗”和“瓢”说成“碗碗”“瓢瓢”。还有一个就是“长乐话”,人们形容长乐话说起来像唱歌。
9万人说长乐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高坪这片土地上,长乐话成为数百年来的方言名片。《南充县志》记载:长乐话流行地包括长乐、南江、兴隆、斑竹、鄢家、胜观、黄溪等乡镇。198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会说长乐话的人有9万人,占当时南充县总人口的18%。
在长乐方言中,很多词汇与南充本地话相去甚远。在远离场镇的金城山下,操长乐话的乡亲们把睡觉叫“打席子”,称扒手为“绺子”,把老鼠叫“高客”,戒指叫“箍子”,大雾叫“罩子”,今后说“二天”,苍蝇说“饭蚊子”,粪桶叫“肥桶”等。如今的长乐话,主要还表现在声韵的不同上,比如问那些说标准长乐话的胜观人家在哪里,对方必然会用唱歌的语调回答:“生—恩观—安”(音)。
长乐镇人李大明告诉笔者,他的老家就在金城山下。“和蓬安的会龙就隔一条小河沟。我们和那边的人说话,口音不同,好多词汇也不一样。”问及原因,李大明说,可能是水土的关系吧。
300余年湘音不改
长乐话是如何形成的呢?《南充县志》指出,综合长乐片区残留的族谱分析,长乐片区的移民来自湖南古靖州(今贵州天柱县)一带的汉族与侗族杂居地。长乐方言岛的形成,与300余年前的移民运动“湖广填四川”有关,长乐话就是靖州底层方言长期演变的结果。笔者通过检索也发现,单从词汇上讲,长乐话与靖州方言有太多相似之处。
据史料记载,“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大量的湖北、湖南人移民到长乐。有专家指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生活状况的约束,湖南入川的移民后裔活动范围非常狭窄,很少走出去。同时,由于世代沿袭的祖籍地情结,移民后裔们保留了一种顽固的近亲、近邻交往方式。每到清明、春节等重大节日,移民后裔们都以家谱中记载的字辈作为认本家的方式并共同祭祖。湘音成为这些后裔怀念故乡的一种潜意识工具。
在长乐场老街上,有不少的古老建筑,成为袅袅湘音的历史见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叫禹王宫。禹王宫是湖广人的会馆,说明当年移居长乐的是以湖广(今湖南、湖北)人为主。经过历史变迁,这些移民后裔的生活习俗已经和当地人无异。唯有部分方言发音顽固地保留了下来,成为记载先人入川足迹的语言“活化石”。这座建筑于2003年6月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