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广场古典楼房拔地而起,工人铺装繁忙;新建还房施工加快,部分居民搬进新房;龙门滨江广场护堤、防洪墙竣工,开始发挥防洪作用;文旅开发招商工作正招商洽谈……
1月19日下午,记者踏访高坪区“10件大事”之一、高坪区龙门古镇建设工程现场,从高坪区北部新城(龙门古镇)建设工程指挥部了解到,该项目将按照“文化兴镇、旅游富镇、产业立镇、休闲活镇”发展思路,通过挖掘川东北地域文化,提升龙门古镇品牌形象,将龙门古镇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养生、购物、美食、休闲及酒店、房产等于一体的嘉陵江流域特色鲜明的魅力古镇。
工程项目有序推进 滨江广场成古镇风景
踏着老街,穿行于龙门油坊街内,两边低矮的老房子一下将人拉回历史之中,长木板拼接的木墙门一扇挨着一扇,串联起整条油坊街,阳光透过屋檐,洒在斑驳的墙上;一个个门槛里,有剃头匠、铁匠、手工榨油师傅……整座古镇在冬日里显得安静祥和。这里的一石一木、一人一事,仿佛都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着龙门历史。沿着油坊街走到尽头,便来到龙门码头,古色古香的城门楼外,是一片宽阔的滨江广场,广场上游人如织,码头下的嘉陵江边,打鱼船停靠,渔夫晒网、卖鱼,龙王庙坐落在江边,远处庞家山和龙门山与水天相接……
在万寿宫广场前,一条新建的大道上还蒙着一层塑料油纸,两旁新建的仿古灰色楼房并列挺立,工人往来其间,推着手推车运送水泥、砖瓦,栽树、铺砖,尽管天气寒冷,可他们额头上却冒出汗水来。
“目前,龙门古镇建设工程改造了龙门片区城市主干道路1条、新建道路4条,为古镇开发建设解决了通达问题,龙门滨江广场护堤、防洪墙已经竣工,开始发挥防洪作用;龙门滨江广场和龙门古镇门楼已经建成,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高坪区北部新城(龙门古镇)建设工程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蒲锐说,该项目还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涉及居民1100余户、3100余人,新建还房1734套、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已经建成分房入住的有870套、在建的有864套。
高坪区委、区政府按照市上总体规划,对龙门古镇着力打造,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道路改造和新建道路,使得龙门片区城市交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南充北部新城龙门-小龙片区城市道路网络逐步形成;龙门滨江广场、护堤、防洪墙及龙门古镇城门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嘉陵江龙门段江岸脏乱差现象得到治理,滨江广场成为龙门古镇一道风景;龙门古镇部分棚户区危房拆除搬迁,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通过棚户区改造、土地收储、“城中村”搬迁和规划区集体土地征收,整理可供出让的国有建设净用地1500余亩,为龙门古镇进一步招商融资开发打下基础。
着重打造特色街道 再现川东北文化特色
龙门古镇以其“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流传久远的民俗文化,不可复制的江景全岛”的优势,加之水运和陆运交通便捷,山水相间的独特环境,为建设改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龙门规划打造成嘉陵江流域特色鲜明的魅力古镇,我们在龙门古镇内河整治的同时,将着重打造特色街道。”高坪区北部新城(龙门古镇)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青春介绍,龙门古镇建设工作采取“保护性维修、部分拆除重建、修旧如旧”的办法,对河嘴街、老街、顺河街等17条保留比较完整的古街(巷),按照明、清时代川北民居建筑风格,进行复古维修保护和拆除重建,恢复龙门古街、古巷、古院落、古民风等古色古香风貌,形成独特风景,改建再现千年繁盛。其中,古镇核心区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筑均为三层以下,为明清川北建筑风格,总体色调保持青灰色、白色和红褐色,以体现川东北民俗风情和当地历史文化特色。
“高坪区委、区政府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龙门古镇月亮岛、太阳岛片区文旅开发列为重点推进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招商洽谈。”青春表示,该区力争在今年内启动月亮岛、太阳岛片区文旅开发项目建设。
建一座不可复制的古镇
龙门古镇,以码头贸易、榨油工艺、 轻纺工业的发达和场镇建筑古色古香的风貌,与阆中保宁、双流黄龙溪等并称为 “四川五大民俗古镇”。 如何重塑昔日辉煌,再现本土特色? 龙门古镇建设改造工程应声启动。
古镇的改造, 需要依靠古楼老房、地理条件为载体,挖掘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传统民俗, 并以新的理念完善功能配套。 龙门有美丽传说、古街古巷、民俗文化和江景全岛, 随着各项工程的推进, 我们期待这里能打造成一个不可复制、 具有嘉陵江流域文化特色的古镇, 实现一个全新的“鲤鱼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