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发源地的阆中举行了盛大庆祝活动。作为土生土长的阆中人,我以家乡又为中华文化锦上添花感到由衷自豪。“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据考证,春节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人们把谷物生长的周期叫作“年”,确定为人们庆丰收、祭天地、谢诸神的日子。这种日子根据朝代的不同而不同,有时在冬季,有时在春季,有时在夏季。直到汉元封年间,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巴郡阆中人落下闳被推荐到长安司马迁手下编制历法。他通过观察日影变化并经过严格计算,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以孟春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日,从而奠定了春节作为固定节日的基础。直到1911年,才把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正因如此,落下闳被认为是“春节创始人”“春节先圣”“春节先祖”,被世界华人尊称为“春节老人”,而阆中也成了中国的“春节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