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推动“民间文化进校园”:
本报记者 肖维波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刚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杭州工作会议上分享完经验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民协”)研究员刘加民说。
两年多来,中国民协以鼓励、辅导、感受为核心内容的“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已经开展了9次,与90多个学校建立起了直接的常态联系。活动所到之处,除了送去专家讲座、教学经验,还注重发掘培养当地民间艺术家资源。
文教融合,助力民间艺术传承
“传承优秀文化是教育的天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邱运华说,在中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提升自信,把民间文化与日常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在诵读国学经典之外也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活态国学”,要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文化传承之路、教育发展之路。把加强文化传承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平衡力量,河南、江西、山东等地收效甚好。
2017年7月2日,“民间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小分队来到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这里的中小学校把民间手工艺人请到校园里,聘请剪纸大师许煦、皮影艺术家李世宏、雕塑名家董益友、丝绢烙画艺术家周李扬等6位信阳民间文艺家为羊山新区校园民间艺术辅导老师,努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馆”的优秀民间文化传承教育格局。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山东潍坊的张运祥是一个致力于“民间文化进校园”的“达人”。2001年,他首次把潍县木版年画制作全过程带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师生中引起轰动,随后又被其他学校邀请举办展览、传授制作技艺。他举办的“潍县年画选修班”,从年画制作的刻版、刷印开始,把详尽的制作方法教给学生。目前,张运祥已被北京西城区少年宫、101中学、北大附中以及山东工艺美院等学校聘为客座教授或校外指导老师,教授学生数千人。张运祥说:“只有让木版年画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实现民间艺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文艺轻骑队,积蓄文化复兴后备力量
2017年12月18日,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江西萍乡,当地13所中小学校的师生代表在源南学校的操场上观看了民间艺术大展演,领略了傩戏、春锣、山东快书、魔术、花锣鼓等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全国人大代表、源南学校党支部书记龚德凌说:“别小看这一次民艺惠民活动,它能让民间艺术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种子扎下根。我们的文化复兴大业,也因少年儿童的参与而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今年1月16日,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小分队来到河北滦平。当天,滦平零下18摄氏度。74岁的魔术表演艺术家罗秉松的表演依旧豪情万丈,他说:“为下一代做点文化传承的工作,我很开心。到了我这个岁数,最担心的是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艺术事业没人愿意接班。”
“老一辈艺术家的肺腑之言,让我们感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艺的责任重大。”刘加民说,“学校不能只顾升学率,还有一份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因地施教,打造民间艺术传承常态机制
“搞活动不能一阵风,小分队走了,还得有更多的人接着干。” 这是中国文联党组成员陈建文对民协志愿服务工作提出的要求。基于此,志愿服务小分队到过的北京顺义、山东临沂、河南信阳、辽宁锦州等地,都把民间文化的教育传承作为当地的常设课程保持了下来。这些学校都有固定的民艺制作展览场地,有定期到学校辅导讲课的特聘教师,也有经由中国民协推荐的民间艺术家。
江西萍乡的芦溪县被誉为“中国农民画艺术之乡”,源南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农民画作为本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四年级至八年级开设农民画课程,成立农民画兴趣小组;邀请地方民间画家为师生授课,打造了“孝老爱亲”“农村新貌”“廉政为民”等以“德”为主题的34幅农民画构成的160米的文化长廊。学校同时开设了美术校本特色课程,师生共同创作的农民画《老阿姨看变化》和《童心共圆中国梦》一经亮相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如今,农民画已成为源南学校的品牌,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艺术之美。
“和孩子们在校园里肩并肩,是所有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多次参加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小分队工作的中国民协顾问曹保明说。中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坚守了这样一个理念:下一代在哪里,就把我们的文化传递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