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建设培训班在辽宁举行。国家图书馆、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9家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图书馆学会、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2010年文化部出台的《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将确定10个工作基础较好、培训积极性较高的省级文化培训机构或文化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作为基层队伍培训基地,辐射全国或周边省区,承担文化部委托、本省及周边省区相应数量和规模的基层文化队伍骨干培训任务。截至目前,文化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命名9个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随着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体系日趋完善,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各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举办的各级培训项目数量从10个到48个不等,培训对象涵盖基层文化队伍的各个层级、门类,累计覆盖近万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单位充分发挥辐射功能,推动全国的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
需求导向助力培训效能提升
根据第三方评价机构综合今上半年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绩效管理系统学员测评数据、意见建议和各培训单位总结材料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各培训单位学员对培训单位组织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最低得分4.8分,最高得分4.97分(满分5分),对教学内容满意度最低得分4.79分,最高达4.97分,对后勤服务满意度最低得分4.8,最高得分4.96,学员总体满意度较高。
参训者满意度提升的背后,是培训工作效能的提升。
据介绍,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启动了示范性培训系列项目训后效果追踪及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学员所在单位,了解和掌握学员参训后的变化,系统评估培训实效,征询对基层文化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摸清潜在的培训需求。
上海基地(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紧扣参训学员需求,将大数据管理导入培训,在万人培训线上信息管理系统与对外服务平台中增设了培训需求热点测试和“一人一档”培训账户管理功能。
“如果课程报名额满,学员可点击‘未报上名,但我想学’图标,通过大数据排序,在下批次课程中再次安排‘我想学’点击度高的课程,切实满足参训学员的学习需求。”上海基地相关负责人指出,测试热度环节着重关注参训对象聚焦的热门课程,而“一人一档”学员个人账户不仅方便学员查看个人参训学时和印制电子培训证书,还对学员的专业岗位、课程选择、地域分布等数据进行分析。目前,依托大数据实现精准培训,上海基地培训总体满意率达到98%。
对此,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向红表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正式实施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培训单位应继续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以基层实际工作要求为根本,设置更多更科学的课程;以绩效考核为手段,激发培训工作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培训工作效能。
地域特色激发培训活力
织锦、岳麓书院、花明楼……在湖南,颇具湖湘特色的文化元素成了基层文化培训的重要抓手。
作为红色革命老区,湖南基地(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课程培训中创新优化内容,注入了湖南地方特色、红色资源等重要元素,依托韶山、花明楼等红色教育基地,岳麓书院和橘子洲头等湖湘文化教育基地进行现场实训教学,激活党员干部内心的“红色基因”和“湖湘基因”,让基层文化培训有更直接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像湖南基地一样,在实训过程中融入地域特色,从供给侧激发培训活力的基地并不在少数。资料显示,近年来,各培训单位在全国基层文化培训工作中走出单纯灌输的课堂,着重挖掘地方文化基因,以地方文化建设丰硕成果,推动培训工作的品牌创新,激发培训活力。
“除了提升文化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等综合素质外,开阔视野、搭建平台也是切实需要的。”辽宁基地(辽宁省艺术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第17期县级文化馆长培训班中,辽宁基地组织学员观看了沈阳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场所——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并请大舞台的负责人介绍经营思路、管理模式以及绿色演出的要求,“身临其境感受最浓郁的当地特色文化,让学员们汲取营养,为他们今后开展工作增添新思路。”
融合学历教育,打通人才培养通道
提高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培训效能,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以1+1+1的模式对应双基、双技和双实;引入专题、创新创业、工作坊、职业资格和成长树板块,呼应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教育对接的办学要求。”重庆基地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主任张玲在展示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补充。
据了解,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发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优势,在全国高等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将丰富优渥的培训资源与学历教育资源有效衔接,以行业师资与学院师资搭配、培训学员与专业学生互动、培训资源与教学资源互通为着力点,选聘优秀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到高职兼职,从学院各专业系部培养师资,承担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授课工作,搭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张玲介绍,在非遗传承人群木雕、木版年画培训班中,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全体学生以项目实践小组形式对培训班学员进行跟踪采访拍摄,最终以人物通讯、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以教学支撑培训,强化行业服务能力,以培训拉动教学,促进专业建设发展,促进培训、教学的资源互通,实现双向驱动,也为培训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让系部师资融入基层文化队伍短期培训,完善学历教育,培养复合行业与市场需要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人才。”浙江基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书记金银琴补充。
“公共文化要置于社会教育视野之下。”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群众文化指导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基地应形成合力,聚焦全国大专层级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情况,构建文化队伍培训与长远人才培养的坚实桥梁,提升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培养工作质量。
(记者 赵若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