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今,我们文化大院策划组织了大小400余次志愿者公益活动,其中公益性演出300多次。”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邓家营子村志愿者张瑞芬说,“把文化志愿服务辐射到身边的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让我们感到很快乐。”
过去一年,正是这些来自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13个县的1200名农村文化志愿者,扎根基层、不辞辛苦,积极参与并组织实施文艺演出、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得“阳光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探索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盘活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2017年“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座谈会,总结了2016年工作情况,部署了2017年工作任务。
探索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2016年,各地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广泛动员农村文化志愿者参与,积极探索组织保障、宣传推广、志愿者招募选拔、统一培训、服务监管等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组织保障机制方面,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制定了实施方案,设立了省、市、县三级“阳光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分级负责项目实施,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在服务监管机制方面,陕西明确提出“每名志愿者全年服务不少于200次”的要求,不定期抽查工作成果,建立志愿者微信群实时了解服务情况。此外,文化部公共文化司非常重视对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于2016年6月连续举办了3期专题培训班,对各级“阳光工程”项目办负责同志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项目实施要求和步骤。据了解,内蒙古、湖北等地还结合项目推进情况,不定期对农村文化志愿者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志愿者的业务能力。
农村文化志愿者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群众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的艺术辅导和培训,带领热爱文艺的村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获得感,有效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吉林省榆树市“阳光工程”志愿者李术华今年59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2014年开始,她义务为群众演出80多场次,还利用演出的空闲时间,义务辅导一批农村草根艺人和普通群众学习东北大鼓。她说:“几年来,我先后培养出宋丽光、韩秀云、李春梅等学生,为群众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的东北大鼓演出。这些优秀学生也和我一样,成为群众离不开的艺术传播者。”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
在过去一年里,1200名农村文化志愿者义务承担村级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让一些“沉睡”的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真正“活”了起来。
农村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并组织实施村文化建设规划,深入乡镇集市、田间地头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正气,进一步发挥了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区委宣传部部长郑娟说,2016年,当地招募的15名“阳光工程”志愿者,发挥了良好的“种子”效应,带动当地建立了5支文化志愿服务队,推出了10多个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有效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黎盛翔说,2016年,贵州省招募了50名文艺骨干和文化能人作为农村文化志愿者深入全省40多个县(区、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促进了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例如,安顺市平坝区文化志愿者陈德霞一年培训辅导学员2000余人次,深入当地多个行政村开展“送文化进乡村”演出;毕节市七星关区文化志愿者胡顺兰创办了洪南社区艺术团,组织艺术团多次开展义务演出。
培育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
各地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发展壮大了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取得了新发展。农村文化志愿者长年扎根基层,熟悉农村情况,能根据群众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服务,大大增强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吸引力,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湖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杨仲跃表示,湖南始终高度重视“阳光工程”试点工作,全省约30%所在服务村实现了“一村一品”创建目标。例如,隆回县张家铺村文化志愿者张安兵创办农民铜管乐团并免费培训,成功举办首届张家铺村“村晚”;双峰县星辉村的彭以文成立了100多人的梅龙山广场舞队、锣鼓队;花垣县十八洞村的严碧利在村里组建了少数民族舞蹈队、苗歌传承队。
宁夏泾源县教育体育和文化广电局局长马志清说:“泾源县立足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凸显特色、交流融合’的工作思路,依据每个乡镇的文化底蕴,群众对节目喜好和认可度,有针对性地选派志愿者到乡村开展服务。比如,汉族群众喜欢秦腔,我们就选派文化馆秦腔专业演员到汉族群众居住集中的六盘山镇、大湾乡开展服务。回族群众喜欢花儿,我们就选派花儿传承人到花儿漫唱基础较好的黄花乡开展辅导。同时,在节目创作上贴近群众生产与生活,与群众一起编一起演,吸引群众主动参与,让群众从观看者变为演出者。”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阳光工程”工作将着力推进管理系统化、培训规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经费使用精准化、考评奖惩制度化。坚持强组织、强阵地,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坚持强队伍、强素质,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坚持强内容、强效能,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切实发挥“阳光工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文化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记者 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