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文学,认识厚公是在十余年前的黄龙溪,那是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古镇,有历史文化,更有流水潺潺。厚公以其散文、诗词走进我的视线。他酷爱文学,自幼饱读诗书,成年又长期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与文字打交道,加上丰富的人生阅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流畅生动的笔力,使他的文学创作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先后创作发表了数百篇作品,还出版了散文集《自然的美丽》和诗词集《西蜀流韵》等。
我们在大地上行走,山水赋予我们的既是自然,也是禅意。我喜欢山水,除了岷江,成都周边有很多河流小溪,在溪流岸边,可以捡到被岁月洗礼的卵石,可以把双脚踩进缓缓的流水中,让冰凉的流水撩拨你内心深处的情愫,望着跳跃的河水从上游而来,又唱着歌儿欢快地奔下游而去,你会涌上无限感慨。读着厚公的《邂逅》,感觉有汩汩暖流流过心头,于是就想到了这个标题:小河悠悠润我心。
“悠悠”表示时间或空间的久远、漫长,如“天长地久”。人活着,好像一条河流,起自祖先的源流,受自然之美的熏陶,感受四季风霜雨雪的变化,水儿积少成多,从此处流向彼处,带着泥土的颜色,带着草儿的芬芳,潇洒地随着时光漫步,自由地沿着河床前进,闪转腾挪,展现出自己的风姿。每个人都像一条河流,写作者更像一条河流,散文作家则更像漫无规则的河流,在洋洋洒洒的流淌之美中,度过书写的人生。转眼之间,厚公已经七十出头,还初心不改,情怀未变,文学之笔永不放弃。所以与其说邂逅的是人,不如说邂逅的是文学。
散文家是自然之河。越贴近自然的作品越真实,越透露自我世界的散文,越能赢得更多的读者。《邂逅》一书,共收集厚公散文近七十篇,分别编为《邂逅》《孤灯夜语》《怀古觅踪》《情寄山川》《书香雅趣》《茶安闲》《遥祭》等七个篇章。文章有短有长,各自独立成章,书信体、笔记体,随心所至,有感而发,短短几笔,寥寥数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集腋成裘。这些短篇小章的特点是思想容量大,含金量高。而现今有些人下笔,动辄万言,长而空泛,大而无当,长篇大论,照抄史料,难以卒读,白白浪费自己的和他人的时间。何如这些短篇小章,涓涓细流,切中肯綮,耐人咀嚼,犹如盛夏时节,一杯香茶,品咂有味,齿颊留香,沁入心底,荡人情肠。
散文家是语言之河。中国是文学大国,浩如烟海的文字世界里,散文之美自古至今都在擦亮读者的眼睛。散文的语言变化,给读者带来多重审美体验。厚公善于诗词,故《邂逅》语言有其显著特色,行云流水中妙笔生花、笔走龙蛇里娓娓道来,既有阳春白雪也能奇文共赏,顺手拈来诸多金句。诸如《谁人系缆》中“尘缘如烟,浅淡痕残,疼痛回首,几番缱绻,千重云水,叠嶂山峦”。又如《春天的遐想》里“风过无影,湖面留下涟漪,曲过留音,思绪尽是回忆。”再如《静悟》里“累了把心靠岸,错了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从中感悟顺其自然,岂不美哉也!”又如其《岁月吟》中写道“吃茶读闲书,茶润书无声;听雨看落花,花去雨有声。”“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等等,这些不只是鸡汤,还充满了禅意,就像其《听雨记》所写道:“听雨,其实就是听心。一滴一答,都是与心私语,与心对话。一落一溅,亦是动与与静的极致下洞见……”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春花秋月,风情万里,除了诗意,还有雅趣和愁绪。
散文家是思想之河。思想作为散文的精髓,向读者传递着散文之骨。“岁月如梭,青春易逝。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踏入怀旧的年华。”我喜欢顷听流水的声音,春夏秋冬昼夜不息。每一个写作者都是一条河流,在散文作家队伍里,这些河流一样的写作者,既保持着与外界的融通,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之美。《邂逅》除了对“某人”邂逅以后的大量离愁别绪,他还寄情山水,其《怀古觅踪》《情寄山川》等章节都有较多的体现。一壶天水,烹遍风霜雨雪;数盏清醇,品尽秋月春花。句句中肯之言,字字珠玑之珍,持之以恒,终成长卷。
人活一世,草生一秋,天涯那么长,人生那么短,但只要有文学河流的滋润,那怕时光短暂,也要像花草一样灿烂。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