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2日),一场荆楚非遗市集在武汉园博园汉口里火热展开,近30种国家级、省级非遗齐齐亮相,带给武汉市民一场文化盛宴。
市集中,最为热闹的当属技艺街区,大冶刺绣、蕲春艾灸、章水泉竹艺,琳琅满目的非遗手工技艺令人目不暇接。市集一角,一组用青铜器制作的编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青铜器制作技艺始于商周之际,盛兴于春秋战国与秦汉,延续至宋元明清,如今,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在随州再现并传承。据悉,该技艺是以铜、锡、铅为材料,通过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编组悬挂可用于演奏。“合瓦型”设计、“失蜡法”铸造和“一钟双音”校音,是该技艺的核心技术。早在2016年,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已入选省级非遗名录,2021年,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说起湖北非遗,当然少不了美食。武汉煨汤、孝感麻糖,还有湖北人过早必点的武汉热干面,征服着每一个游客的味蕾,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天门蒸菜。直径约三米的大蒸笼里,满满当当地放着各式各样的蒸菜,菜式分荤蒸、素蒸、混蒸三大系列,运用粉蒸、清蒸、炮蒸、包蒸、封蒸、扣蒸、酿蒸、花样造型蒸等八大制作技法,既保证了菜肴的色、香、味、形,又营造了待客时的热烈气氛。据介绍,天门蒸菜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石家河文明时期,距今已有至少两千多年。
不容错过的,还有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高龙、武当武术等一系列“文化大餐”。戏台前,20多名武当武术传承人一同表演太极拳,动作行云流水、潇洒清逸。作为荆楚大地上最为人熟知的非遗项目,武当武术凝结着中国智慧的道家思想与太极功法,千百年来于武当山上相辅相成、生生不息。如今,武当山有各类武术馆校40余家,并成功举办了世界武当太极大会等系列武术赛事活动,每年吸引近3万名外国人不远万里到武当山习武。
近年来,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古老非遗,正在荆楚大地上绽放出熠熠的时代光彩。据统计,目前湖北有11个子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拥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45个、省级代表性项目60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87人。2024年春节期间,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正式推出4条非遗旅游线路,这些线路串联湖北各市州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的魅力。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说:“非遗已经成为湖北推动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更成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荆楚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据了解,这场非遗市集不仅是荆楚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湖北篇的录制现场,该节目通过非遗创新秀演、沉浸体验、还原绝技等方式来打开非遗,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历史底蕴和创新成果,届时将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带领观众领略荆楚大地上的非遗风采。 |